恒丰银行重庆分行因掩盖不良贷款等违规事项被罚款260万元苏州期货配资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披露,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丰银行”)重庆分行因掩盖不良贷款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被处以罚款260万元,同时3位责任人受到警告处罚。
这是年内恒丰银行收到的第三张百万元级别以上的罚单。2024年来,该行多次因信贷管理违规问题受到监管部门重罚,罚款金额累计超2000万元,合规治理或面临挑战。
合规短板凸显
2025年8月20日,据重庆金融监管局披露,恒丰银行重庆分行因涉及掩盖不良贷款、投资管理不到位、贷款“三查”不尽职三项违法违规行为,合计被罚款260万元。同时,3名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相应处分:时任恒丰银行重庆分行公司一部负责人葛某凌,因对掩盖不良贷款部分问题负有责任,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时任重庆九龙坡支行行长胡某,因投资管理不到位部分问题被警告;时任重庆高新支行行长张某,因贷款“三查”不尽职部分问题被警告。
事实上,恒丰银行重庆分行并非首次因贷款“三查”问题受到处罚。2023年8月,重庆分行因在2013—2014年授信业务中,存在违规开立贸易背景不真实信用证、授信管理不合规、信贷资金被挪用、贷款“三查”不到位的问题,被处以180万元的罚款,时任九龙坡支行行长彭某某受到取消高管任职资格终身的行政处罚。
此前,恒丰银行成都分行以及南充分行等多家分支机构因掩盖不良贷款的违规问题已受到处罚。
2025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处罚信息显示,恒丰银行因8项违法行为被警告并罚款1060.68万元。其中涉及的违法行为包括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反假货币业务管理规定、占压财政存款或者资金等。
仅一个月后,2月2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对恒丰银行上海分行开出一张370万元的罚单,违规事由包括固定资产贷款发放不审慎、未按规定进行贷款资金支付管理与控制、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同业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未及时下调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
2024年全年,恒丰银行总行及分支机构累计被罚款2002.68万元,被罚金额较2023年同期的712万元增加1290.68万元,增幅为181.28%。其中,千万级罚单一张、百万级罚单三张。违法违规事项涉及银行信贷业务、支付结算、反洗钱等多个关键领域,或反映出恒丰银行内控体系存在系统性漏洞。
业绩增长乏力
早在2015年,恒丰银行的营业收入便已达到240.39亿元的规模,在历经十年的发展与波动之后,2024年该行的营业收入仅增长至251.42亿元,整体增幅较为缓慢。与此同时,2015年净利润为81.01亿元,2024年为53.57亿元,下降幅度达33.9%,业绩增长面临压力。
业绩增速放缓的背后,不良资产是其制约因素之一,从资产质量来看,恒丰银行在股份制银行中排名相对靠后。不良贷款率指标在12家股份行中排名第9,高于股份行1.22%的平均水平0.2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54.4%,在股份行中排名第11位,低于平均水平约61.9个百分点。
据评级报告显示,恒丰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和不良率实现双降,主要是由于该行在2024年加大了不良贷款核销处置的力度。2023—2024年,恒丰银行分别处置不良贷款98.87亿元和127.28亿元(不含转让收回现金和差额核销),处置规模有所上升,分别核销66.43亿元和92.90亿元,现金清收19.68亿元和9.28亿元,其余大部分为不良贷款转让,合作机构主要为四大AMC和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换言之,不良贷款率的改善更多源于财务手段,而非资产质量的实质性好转。而该行重庆分行近日因掩盖不良贷款等违规问题被罚,更让市场对其此前不良贷款率优化的数据真实性产生疑问。
同时,根据恒丰银行发布的2024年年报,该行在当年录得的信用减值损失高达84.5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1.23亿元增长了18.66%,增幅较为显著。此外,该行存在历史遗留亏损问题依然严峻,未弥补亏损的规模仍处于高位。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恒丰银行的未分配利润为-274.01亿元,反映出其财务修复仍面临较大挑战。
目前,恒丰银行存在的资产质量压力、高企的信用减值损失及大额未弥补亏损,制约着其长远的发展动能。未来能否真正实现质量与效益的平衡苏州期货配资,仍需市场与时间的检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华证券配资_专业合规配资公司_杠杆配资交易门户服务观点